您好!歡迎登錄水木春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行業熱點 | 證監會王建平:進一步研究優化私募股權創投行業的募資環境
發布時間:
2023-05-17 18:00
來源:
在5月12日舉辦的2023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市場監管二部主任王建平發表了致辭。王建平在講話中介紹了私募股權行業的發展情況、證監會近期的工作以及下一步重點關注的問題。
王建平指出,私募股權創投基金行業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和加速產業升級等方面成效明顯,功能作用日益增強。行業結構逐步優化,頭部管理人的專業能力逐步顯現,前10%的管理人管理了整個行業90%的資產規模,其中百億以上的管理人達到273家,管理規模達到五成左右。
此外,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作為重要的直接融資渠道和資本金的形成工具,有力支持了卡脖子技術的創新發展,也已經成為早期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初創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重要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同時,創投行業對地區經濟和區域性發展戰略的支撐作用也開始顯現,某一個地區創投行業的聚集程度、上市公司的數量和擬上市公司的數量,以及地方支柱型產業發展的勢頭之間出現了典型的正相關關系。
王建平介紹,證監會最近兩年在推動私募創投行業發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完善法律法規,夯實行業發展的基礎。證監會持續完善私募基金監管規則體系,推動行業規范發展。
二是拓展資金來源,引入長期資金和境外資金。證監會積極培育支持科技創新的耐心資本,著力解決長期資金來源不足的問題,多次和銀保監會、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會等長期資金主管部門開展調研,推動修訂或制定相關的規則,提高長期資金投資私募基金的比例和規模。
三是豐富產品類型和投資策略,加強差異化監管。
四是優化退出安排,暢通“投資-退出-再投資”良性循環。證監會通過推動全面的注冊制改革,以及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等,為創投行業的退出持續優化環境。
五是推動稅收優惠,鼓勵私募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王建平表示,私募股權創投行業發展迅速,顯示了積極的支持實體經濟的力量,但是此時此刻由于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行業也面臨一些嚴峻的挑戰,這些方面也值得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關注,并給予一定的支持。
一:推動行業整合,提升行業規范化運作水平和專業化投管能力。
私募行業“小散弱”現象仍然突出,專業能力尚需提高。行業機構需要進一步加強整合,提升內部治理,筑牢合規風控的理念,提升行業整體質量。在專業能力方面,私募股權創投行業投資專精特新企業的滲透率有待提升,行業機構需強化對硬科技和科技創新的理解,提升投小、投早、投科技的專業能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
二:完善監管規則,優化行業發展環境。
證監會將繼續配合推動私募條例出臺,并做好配套規則的修改完善,完善私募基金上位法依據。豐富行業資金來源,進一步研究優化私募股權創投行業的募資環境,推動引入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和養老金等長期資金,鼓勵QFLP資金參與境內股權投資。拓寬退出渠道,除IPO外,鼓勵通過并購、S基金等方式退出,適時擴大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優化退出環境。
“我們認為,在規則改善的同時,還是要結合實體經濟需要和行業的需求,研究推動匹配長期資金端和資產端特點的一些投資產品和策略,從而來拓寬募資渠道。我們看到主流資金還是有很強的配置創投產品的需求,但是確實需要有一些合適的產品來對接。”王建平指出。
三:發揮地方政府積極作用,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合力。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在支持私募股權創投行業發展和防范風險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這是中國的特色,我相信也是中國的體制的優勢。建議地方政府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擴展對私募股權行業的支持和服務力度,一方面要提升地方產業基金、地方政府基金的容錯度;另外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大對創投已投企業的支持,從而形成創投行業挖掘篩選投資優質企業、地方政府提供各類金融和政策服務、共同助推企業發展和地方產業發展的多贏局面。”王建平表示。
王建平的講話涉及到了募投管退各方面,指出了目前行業面臨的關鍵現實問題,值得行業學習和思考,如:投資機構需要強化對硬科技和科技創新的理解,提升投小、投早、投科技的專業能力;地方政府要提升產業基金、政府基金的容錯度,并加大對創投已投企業的支持等。
此外,講話也釋放出證監會對私募股權創投行業募資端的重要利好:豐富行業資金來源,進一步研究優化私募股權創投行業的募資環境,推動引入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和養老金等長期資金,鼓勵QFLP資金參與境內股權投資。
這無疑是VC/PE行業最為期盼的舉措,國內募資市場目前仍然缺少真正的“長錢”。
今年2月24日,證監會公布了對政協《關于促進我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提案》的答復,披露了對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以下統稱“股權創投基金”)的進一步支持計劃。主要包括加大長期資金投資、完善政府引導基金頂層設計,以及深化份額轉讓試點推進三方面。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加大溝通力度,推動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完善法律法規,加大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養老基金等為代表的長期資金對股權創投基金的投資力度。
可見,證監會已經關注到并且十分重視長期資金對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重要性,期待著未來更多利好這些“長錢”進入VC/PE行業的政策與機制出現。
近年,險資、銀行理財、上市公司、信托等主體正成為中國私募股權投資LP領域越發重要的參與者。
險資,自2020年下半年“開閘”以來,險資對于PE/VC和母基金的募資來說是重要的LP群體。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股權創投基金與保險資金合作已初具規模、逐年增長,近三年獲得保險資金出資的股權創投基金的數量與規模均逐年提升,數量從2019年末的350支增加至2021年末的541支,規模從2019年末的0.89萬億元增加至2021年末的1.37萬億元。
根據目前險資投資到股權基金的情況來看,險資還是更加青睞業績穩定的頭部GP,能夠有效平衡風險、收益和流動性,滿足保險資金對于風險厭惡、有限收益和高流動性的要求。險資擔心的風險主要包括,退出時間和收益的不確定性,投資資產后續估值難度較大,以及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即使是“巨量活水”,也存在馬太效應。險資做LP也會熱衷于選擇背景資源雄厚、業績較好的綜合性基金和專注某細分領域的基金合作。
銀行資金雖目前對股權基金的出資不多,但政策層面上已無障礙,且得到了鼓勵:2021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文件,鼓勵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依法依規與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和創業投資基金、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合作。
上市公司方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大中型公司和上市公司開始扎堆做起了LP設立產業基金,為資本寒冬下的創投行業提供“源頭活水”:據母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22年,共有38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出資設立產業基金,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約7%。從出資規模來看,這些公司計劃出資的總規模達到800億元,設立基金的合計目標募集金額超過2000億元。
信托方面,隨著科創板的推出、注冊制的實行和信托業融資類信托規模不斷壓降,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開始探索從融資類業務向投資類業務轉型的創新業務模式,股權投資信托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據市場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2022年9月期間,共有27家信托機構(含信托計劃)作為LP出資了72支已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基金,出資金額超過420億。獲得信托投資的GP包括IDG資本、中金資本和紐爾利資本等。
當前產業發展快速更迭、許多創投公司都需要尋找新的突破點,而通過投資私募股權基金,可以推動創投公司與行業資源的有機結合,幫助創投公司早日實現產業化轉型。